2020與2021真的是臺灣Podcast大崛起,2020年的1月我剛接觸Podcast,雖然中文的內容量還不多,但我當時還跟友人聊天說到這有可能是接下來一大趨勢,果不其然,因為疫情所以Podcast起了大浪呀!
不過我發現身邊還是有很多朋友或是學弟妹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,或是看到節目那麼多,不知道如何選擇,如同之前Youtuber狂潮,一下子推出很多頻道,不知道如何選起…
「Podcast新手入門,不知道從哪一個節目開始聽…」
「排行榜的那些Podcast已經累積好多集,要怎麼聽完阿?」
「會不會很多是業配內容,分不清哪些是認真分享的?」
聽到朋友們這樣和我說,有沒有也是你的心聲之一呢?
所以我整理出我認為不錯的Podcast,甚至喜歡的單集分享給你,希望你更快上手!
快速導覽
喜歡使用Podcast的原因
1. 不需要長期看螢幕。
我主要的工作需要看整天電腦,其他時間要再多盯電腦或手機螢幕我覺得很吃力!
2. 邊走邊聽,邊做事邊聽。
通勤、打掃、作圖等等的時候,我可以把聽膩的音樂換成Podcast內容,這樣可以在同時間完成該做的事又有吸收到新內容,會覺得自己是某種時間管理大師哈哈哈哈!
3. 可以選擇內容的「廣播」。
我很喜歡聽廣播,因為是針對「聽」的部分設計的節目,但收音機的廣播缺點是偶爾播到自己不想聽的部分無法略過,轉頻再回來又錯過了想聽的內容。
Podcast可以選擇自己想聽的,想跳過也可以直接滑過段落~
4.人性設計。
你可以快轉、放慢、設定睡眠、重聽好多次,是有選擇性的!
因為Apple Podcast App會自動播放下一集,常在睡前聽一些內容的我就喜歡設定睡眠,當它播完後如果我睡著APP會自動停止接下去播放,很方便。
學生與社會新鮮人都適合聽的Podcast推薦
- 更新:將近日更,每日更新集數不定
- 長度:長短不一,單集5-6分鐘至單集1小時多都有,較多在30-40分鐘
- 喜歡原因:天下雜誌本就有一席之地,內容很多國際性的議題,會是較完整的整理內容分享,我可以聽一集而勝過新聞好幾則。
- 缺點:如果是訪問單元,有些來賓的語調比較無法控制,偶爾會想快轉跳過
- 推薦單集:
- 更新:不定期,平均大約是3-4天更新一集
- 長度:單集30-40分鐘左右,第四季開始新增小單元大約15-20分鐘
- 喜歡原因:徐嘉凱是個超級斜槓,是導演也是新創公司、餐酒館老闆,將很多辛酸化作是生命的一部分,分享多元面向,為社畜找到一些解套,因為他經歷的多聽起來很有說服力,也說出很多我沒有想過的點。
Cady突然宣布離職讓人很錯愕,但好險這個節目沒有因此結束! - 缺點:前幾季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員工的角色、議題在吹捧老闆,但我認為老闆確實是優秀的且很有個人想法,有些人可能聽不習慣。
- 轉折:第五季的內容換了方向,分成「選擇的力量」與「蒐集故事」,不再只是員工與老闆,老闆在第五季轉換成一個綽號的概念
- 推薦單集:
- 更新:之前徐豫有挑戰日更的經驗,最近調整狀態量力而為更新,但還是將近日更,可以從她的IG知道她有沒有休息!
- 長度:單集皆20-30分鐘內
- 喜歡原因:徐豫本是兩性議題作家,透過她與老公的相處、兩性議題、台灣與美國的時事,聽到蠻多兩性相處的分享
- 缺點:有時候覺得閒話家常或是她個人狀況在單集敘述的較多,該篇主題談論的內容就受到壓縮,偶爾聽不過癮,但我認為也是常常她說的蠻有說服力,想繼續聽下去!
- 推薦單集:
- 更新:固定每周日更新,目前第一季結束
- 長度:平均單集30-40分鐘左右,少數將近一小時
- 喜歡原因:談愛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無解的話題,炯哥和同同這兩個主持人一搭一唱,說出了對於愛的不同面向。例如下方我推薦的單集,父母的愛如何去解釋、如何去感受,他用了「被愛到」解釋,讓我對於在親子關係的溝通上有了不同的感觸,我覺得很酷~
- 缺點:因為愛的話題確實沒有一個清楚的字句就能說明完全,有時候討論上會好一大段重複相同的內容,我想主持人不是故意,而是有時候真的要重複敘述才說的完全。
- 推薦單集:
- 更新:日更
- 長度:平均單集20分鐘為主
- 喜歡原因:可以學到很多商學院的知識,但不光只是知識上的解釋,而是吳淡如會把自己的經驗融入在其中,有時也會邀請一些朋友上去做訪談,分享對方失敗的經驗再道出商學院的理論,印象很深刻的是訪問澎恰恰跟王世均的破產經驗,直接讓自己吸收那些人的經驗!
- 缺點:有時內容可能會稍微跟主題有點不符合,是因為訪談中有時會容易偏題~但還是可以吸收到不同知識!
- 推薦單集:
- 更新:每周三跟六固定更新
- 長度:平均單集40分鐘,前半段會聊最近的市場狀況跟大事件,後半段會以回答聽眾的留言問題為主~
- 喜歡原因:除了主委(癌粉們都這樣稱呼他)的聲音真的會讓人懷孕之外,他自然不做作的幹話風格真的會讓人越聽越上癮,從來不修飾髒話完全是他的個人特色~除了分析市場狀況外,後半段的QA會有許多還是市場小菜雞的人提問,而從這裡可以學習到很多基礎知識,主委也不會吝嗇重複講解,聽久了妳肯定也可以抓到一些市場脈絡及心理狀態的解決方式~
- 缺點:時間偏長,如果你不是很喜歡髒話的人建議不要聽哈哈哈
- 推薦單集:
Podcast也有線上課程
你都用什麼聽Podcast呢?
常見的Apple內建Podcast、Spotify、SoundOn聲浪…等等還有超多,日後再來整理個Podcast平台整理好了!
這些平台聽到的Podcast內容都是像節目單集單集獨立的,但現在Podcast也有課程型態出現了! 像我就是使用Hoost平台,是個Podcast課程平台,這裡也一起分享我聽過的Podcast課程推薦~
- 長度:全部共26集,單集長度不一,依照各單元內容分配
- 喜歡原因: 講者Ina是個充滿多元社群行銷經歷的人,因為她也待過人力銀行,所以懂得如何將個人履歷與個人品牌結合在一起,分享許多我沒有想過個人履歷可以這麼多方法來呈現。
- 缺點:如果比較不習慣上課沒有太多內容對應著看,勢必需要花一點時間調適這樣的上課方式~
- 適合誰:求職社會新鮮人、正考慮轉職的上班族、想轉到大大企業的你、想打造個人求職品牌的你
- 不適合誰:期望透過這堂課找到職涯目標的人、完全0經驗者(無打工、工作、實習、社團經歷)
2021新潮音訊軟體 Clubhouse
前陣子很狂熱需要推薦碼才能進入的Clubhouse,和podcast一樣都是用聽的為主
(如果還沒有進Clubhouse的人想加入,也可以留言找我拿推薦碼哈哈)
不同的是,Clubhouse的內容都是即時的,主講者沒辦法事先錄製好音頻、沒辦法刪減內容,所有反應都是當下最真實的,講完後的音頻都沒辦法重複收聽,是個強調把握當下的軟體哈哈哈
而特別的是,收聽者無論認不認識主講者,當都可以按舉手要求加入發言,有機會被主講者選到一起聊天!這樣多了更多內容的來源,也讓收聽者更有參與感
Podcast和Clubhouse的選擇
整體來說,我還是比較喜歡使用Podcast,因為可以控制的成分較多,像是主題的選擇、主持人語速快慢、可以很專注的把該主題完整的聽完,
對於Clubhouse的多元發言與即時性,有時候會聽到驚喜有時候會很多累贅,甚至不知道舉手加入發言內容是否符合想聽的主題,基於可控制性,相較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Podcast!
不過我還是會偶爾聽clubhouse,兩個混著聽也不錯~
結論
分享給你們的Podcast推薦,都是我聽了一堆之後在我的清單真正留下的節目,不管是喜歡內容方向、講的語調、還是實用性等等,也不管你是學生或是社會新鮮人等等,都很該聽聽的節目唷!
不過很多內容也是見仁見智,未必我推薦給你的你真的喜歡聽,但最重要是多嘗試多聽聽看不同種節目,不要太快排斥~
也歡迎留言來跟我分享你常聽甚麼節目,或是推薦的~我還想知道更多優質Podcast啦!
更多免費資源:
知識型Youtuber推薦!免費影片也能開拓你的未知新領域!
如果你的朋友也遇到跟你一樣的問題,不用害怕!大膽分享給他幫幫他吧!
也幫我花個30秒登入LikeCoin 帳戶,並點擊下方的拍手按鈕,你的支持會是我繼續寫出好文章的動力!